法国服务器

法国大使馆在微博“含沙射影”骂俄罗斯,却“翻车”了

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各国外交机构频频通过微博进行公共外交,以期获得中国网络舆论的支持。不过,最近一些大使馆发布的微博却“翻车”了,中国网友在表达和平意愿的同时,也指出了很多事情“知易行难”,希望各方能够做到“知行合一”。

3月2日,法国驻华大使馆官方微博转发了德国驻华大使馆的一条微博,在中国舆论场公开了支持乌克兰的立场。

<a href=法国大使馆在微博“含沙射影”骂俄罗斯,却“翻车”了”>

此后,法国大使馆官微发布了一系列的微博抨击俄罗斯。

3月9日,法国驻华大使馆官微的一条微博引用雨果的名言来影射俄乌局势。

<a href=法国大使馆在微博“含沙射影”骂俄罗斯,却“翻车”了”>

殊不知,网友却对雨果的另一句名言印象颇深。

<a href=法国大使馆在微博“含沙射影”骂俄罗斯,却“翻车”了”>

有意思的是,法国驻华大使馆官微还挺敢于“直面批评”,又发了一条微博回应网友评论。

<a href=法国大使馆在微博“含沙射影”骂俄罗斯,却“翻车”了”>

评论区里,网友们却对这一表态表示质疑。

<a href=法国大使馆在微博“含沙射影”骂俄罗斯,却“翻车”了”>
<a href=法国大使馆在微博“含沙射影”骂俄罗斯,却“翻车”了”>

法国驻华大使馆官微主页的另几条热门微博也值得一提。

比如3月7日,法国驻华大使馆发了一条“较真

<a href=法国大使馆在微博“含沙射影”骂俄罗斯,却“翻车”了”>

但这条微博似乎在微博网友中的认同度还是不高,中国网友看着法国,有一种“恨铁不成钢”的感觉。

<a href=法国大使馆在微博“含沙射影”骂俄罗斯,却“翻车”了”>
<a href=法国大使馆在微博“含沙射影”骂俄罗斯,却“翻车”了”>

法国驻华大使馆的另一条热门微博也是想通过引用名言来影射现实。

<a href=法国大使馆在微博“含沙射影”骂俄罗斯,却“翻车”了”>

“墨写的谎说,决掩盖不住血写的事实”出自鲁迅的杂文集《华盖集续篇》中的《无花的蔷薇之二》。在这里,有必要介绍一下这篇文章的写作背景。

1926年3月12日,日本帝国主义派军舰掩护奉军军舰驶进天津大沽口,炮击国民军,被守军击退。日本竟联合英、美、法等八国公使于16日向北洋军阀段祺瑞执政府提出最后通牒,要求国民军撤除防务,并以“决采取必要之手段”相威胁。帝国主义的武装挑衅激起中国人民更强烈的义愤。

3月14日,在中共北方区委书记李大钊领导下,北京2万多名群众集会抗议日军炮击大沽口。

3月17日,北京各学校和社会团体400余人到国务院、外交部请愿,要求段祺瑞政府以强硬态度驳回“最后通牒”,驱逐签署“最后通牒”的八国公使出境。段祺瑞政府竟下令国务院门前的守卫军士行凶,当场刺伤代表多人。

3月18日,北京各界群众5000余人在李大钊等人领导下,在天安门前举行反对八国通牒的国民大会,大会通过决议,要求驳回八国通牒,立即撤退驻津外国兵舰,惩办大沽口肇事祸首,抚恤大沽口死亡军民,严惩枪杀各团体代表的祸首。会后组织了以北京大中学生为主的2000多人的请愿团,前往铁狮子胡同执政府请愿,沿途高呼“打倒帝国主义”、“打倒段祺瑞”等口号。请愿队伍进入执政府门前广场时,段祺瑞竟命令卫队开枪,当场有47人被打死,200余人被打伤。

这次惨案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极大愤怒。全国各地纷纷举行罢课,集会和示威游行,抗议段祺瑞惨杀北京民众的暴行,从而形成了一次广泛的群众革命运动。

三一八事件爆发的当天,鲁迅正在家中写作《无花的蔷薇之二》,针对因女师大事件而成论敌的陈源等人发起诘难,写完三章后,他得知了惨案发生的消息,立即笔锋一转,开始批判时政,并在文章末尾署上“三月十八日,民国以来最黑暗的一天,写”。

但或许是因为编辑功课做得不足,发了这样一条微博,评论区彻底“翻车”了。

<a href=法国大使馆在微博“含沙射影”骂俄罗斯,却“翻车”了”>
<a href=法国大使馆在微博“含沙射影”骂俄罗斯,却“翻车”了”>

In the midst of the Russia-Ukraine conflict, several foreign diplomatic missions have turned China’s twitter-like Weibo platform into a public relations battlefield. 

The Embassy of France in China recently ignited a firestorm when it published a slew of posts criticizing Russia for its military operations in Ukraine. Posts quoting historical figures such as renowned Chinese writer Lu Xun and prominent French writer Victor Hugo drew backlash from Chinese netizens who pointed out that they failed to consider the historical context a century ago.

当然,美国驻华大使馆最近发布的微博内容,尤其是与乌克兰相关的动态,自然也颇受关注。比如布林肯3月17日在记者会上谈俄乌问题,美国驻华大使馆几天后发布了他讲话的文字实录,下面的评论区就很精彩。

<a href=法国大使馆在微博“含沙射影”骂俄罗斯,却“翻车”了”>
<a href=法国大使馆在微博“含沙射影”骂俄罗斯,却“翻车”了”>
<a href=法国大使馆在微博“含沙射影”骂俄罗斯,却“翻车”了”>
<a href=法国大使馆在微博“含沙射影”骂俄罗斯,却“翻车”了”>

The U.S. Embassy in China has also caught Chinese netizens’ attention, with many criticizing America’s hypocrisy in making no efforts in pursuit of peace while continuously funneling weapons to Ukraine.

不知道在微博上进行的这场“使馆论战”还要持续多久,但下面这段文字或许值得微博运营者好好看看。

“即便有信息技术的助力,基于双重标准的露骨“宣传战”往往适得其反,这是因为经历了政治社会化的受众通常对这种形式有着某种本能的反感,公共外交主体需要充分理解深嵌于目标国家文化的民众信念体系……不过,无论何种形式的公共外交,单纯增加文字与图像的跨国流动“量”不一定会增进理解,反倒可能带来偏见和曲解,只有从“质”上提升自身形象或者理解他国,才是更好地理解和处理国际关系的关键。”

摘自《美国与俄罗斯在中国的竞争型公共外交:基于两国驻华使馆法国服务器微博的分析》

文/陈雪飞(香港中文大学博士、外交学院外交学与外事管理系公共外交教研室主任)

文章原载《国际论坛》

[法国服务器网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